2011年中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加固然可喜,但相伴而生的隐忧和问题也十分明显。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符合专利性要求的“泡沫”专利和没有任何创新内容的“垃圾”专利数量庞大。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石,专利数量是衡量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但创新的意义远不止专利申请数量那么简单。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
专利大国的喜与忧
最近,有两则看似“矛盾”的讯息发人深思:一个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称,中国已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一个是汤森路透新近推出“2012年度全球创新力百强”榜单,专利申请第一的中国榜上无名。
专利数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及企业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很长时间以来,专利受理等数量指标的榜首位置都被德、日、美3国占据。《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受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数量达到163余万件,成为世界最大的专利受理国。这一积极变化,意味着我国专利制度保护创新的能力提升,也意味着创新主体通过专利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增强。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1至10月,我国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33.3%,远高出全球7%左右的平均水平。
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加固然可喜,但相伴而生的隐忧和问题也十分明显。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符合专利性要求的“泡沫”专利和没有任何创新内容的“垃圾”专利数量庞大。业内广为流传的“无梁空心楼盖及其相关技术”专利故事,就颇能说明这一问题。据说这项技术的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但申报的专利竟高达五六千项,并有相当多的是发明专利。更令人忧心的是,相当多专利成果一出来便“束之高阁”、“寿终正寝”,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仍较严重。由此看来,专利申请第一大国为何无缘全球创新力百强也就不难理解了。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石,专利数量是衡量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但创新的意义远不止专利申请数量那么简单。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方面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影响未来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二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中国制造企业之所以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将高额利润送给跨国公司,根子就在于我们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频频挥动“双反”大棒,开展所谓的“337”调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此。尤其是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达国家有意无意地将中国当作重要竞争对手,对我实施的高技术封锁势必比以往更甚,再幻想单纯靠“市场换技术”行不通了。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培育新优势、把握主动权的“单行道”,别无出路。
创新本质上是将包括专利在内的技术能力转变为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技术创新最为敏感,最有条件成为“专利”到“生产力”的主导力量。而我们不少地方现在实行的相关政策突出的仍是投资导向而非创新导向政策,在核心资源优惠上更倾向于投资规模大而非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这种情况应尽早改观。
国际市场竞争历来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当今世界已迈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新产业革命就在眼前,世界各国已在展开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我们能不能抓住时机,真正从“专利大国”走向“创新强国”,实现创新驱动,关系长远,关乎未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