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田力普坦言,“中国是主要受害者。”同时,田力普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形象被西方媒体扭曲,但中国对世界知识产权的保护却被忽略了。
“从企业角度看,知识产权甚至可被称为企业的‘生命’。”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吴俊锋律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是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中展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人人喊打’的专利海盗,中国需要做的不仅是预防,更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是专利海盗受害者
知识产权一直是各个国家和企业非常重视的内容,但近年来,打着“知识产权”幌子的专利海盗行为却在不少国家肆虐。所谓专利海盗,又称专利流氓,是指那些本身并不制造专利产品或者提供专利服务,而是从其他公司、研究机构或个人发明者手上购买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利润的专业公司或团体。
按田力普的说法,他们“对创新并没有贡献,还到处敲诈”。田力普还称,中国就是“主要的受害者”。
可查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7月,与荷兰Unilin公司有关联的三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17家中国地板企业及13家海外企业侵犯了“地板锁扣知识产权”。这起案件之后,中国的部分地板企业就不得不退出了北美市场。
“如果将范围放宽,美国不少企业就喜欢打着专利的旗号,对中国企业发起诉讼。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案例不断上升的337调查。”吴俊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因为337调查的成本非常低,据我查看的资料,甚至一些毫无专利优势的企业,都想通过这个调查‘浑水摸鱼’,在市场中捞一把。中国企业往往就成了这些意图不轨的美国企业的诉讼对象。”
“这确实需要防范。”吴俊锋建议,“相关部门甚至可考虑建立专门的预警机制。”一个见诸报端的借鉴是,印度近年来就不断出台一系列防御性专利策略。比如,发起专利公益诉讼,阻止印度技术被抢注专利;通过非专利的“防御性公开数据库”,帮助全球各国专利局审查员驳回抢注印度技术的专利申请等。
华为中兴遭不公正待遇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专利诉讼不仅只体现在337调查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田力普提到了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在美国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华为和中兴是全球拥有国际专利最多的企业,也走在了全球网络设备制造行业的前列。”田力普说,“美国的一个企业10年前就提出华为的某些代码侵权,但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没有实力用知识产权刁难它们,只能用其他手段,包括一些政治化的手段。”
“这不是光明正大的竞争,也会对它自己造成损害。”田力普直言。
今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了为期一年的调查,明确表示“华为与中兴因其设备可能被用来针对美国民众进行间谍活动”,因此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这份调查还暗示,华为和中兴这两家私人公司“与中国政府联系匪浅”。
“‘国家安全’只是美国的借口。”南京大学商学院宋颂兴教授当时就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在全球的电信设备市场,华为和中兴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早就对美国企业造成了威胁。而美国情报委员会的调查决定,也是美国‘短视’的一种体现。”
吴俊锋认为,这个案例实际上也说明,虽不能否认中国与国外在专利技术上的差距,但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某些专利领域,中国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田力普对媒体透露的一组数据也让大家欣喜。2011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占到全球总量的1/4。“不过,在专利领域,中国需要学习美国的战略思维。”吴俊锋表示,“即,将专利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美国就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随后,在1980年、1986年、1998年和1999年又分别通过了《拜杜法案》、《联邦技术转移法》、《技术转让商业化法》和《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等,并逐步在世界上形成了有利于美国的专利诉讼大环境。
中国支付版权费最多
田力普还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形象被西方媒体扭曲了,失真了。”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支付版权费、商标使用费、特许经营费最多的国家之一。”田力普对媒体表示,“中国企业通过版权贸易购买国外的图书、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外国公司通过在中国贴牌的加工贸易获得了高额的附加值。可以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外,对于专利法的修改,田力普表示,以前的专利法对于侵权行为采用的是填平性赔偿,“现在改成了惩罚性赔偿”。“这会加大违法成本,以保障专利拥有者。”吴俊锋对此解释。
“侵权比较容易,但维权比较难。”田力普也说,“无形的知识产权需要惩罚性保护。”
田力普还强调,网络也适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网络作品保护有其特殊性,一种是开放的,不主张知识产权,希望上传分享;还有一种是主张知识产权的。”田力普说,“未来可能会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分,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济宁商标注册济宁专利申请济宁雨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