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孟宪棠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高兴有今天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知识产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知识产权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战略支撑,也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大家知道,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借今天的机会,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就如何发挥好知识产权在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谈点看法。
第一,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的战略决策。从全球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孕育着许多影响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的突破,必将催生众多新兴产业。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瓶颈加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和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促使各国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步伐。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规模和力度空前的刺激措施,加速发展新兴产业。从国内看,随着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粗放型经济发展形势下形成的经济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知识与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替代作用。既体现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也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域和目标。根据国务院《决定》要求,现阶段我国发展培育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主要包括六个领域,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是为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以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新一代核电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
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兴电子核心技术产品、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科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生物产业。
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着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一个基本格局,并努力实现如下四项目标:1.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一批创新平台和集成工程化平台,掌握一批高新技术,部分领域形成自主发展能力。2.创业创新发展环境更加完善,市场准入与竞争、财税激励政策、投融资体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发展环境显著改善。3.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形成一批具有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和若干特色鲜明的产业链、产业集群。4.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高,涌现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市场的份额大幅提高,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参与标准制定的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政策措施。针对当前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下一步准备从如下方面推进:1.把科技创新作为中间环节,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加强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建立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2.强化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在物联网、节能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型业态。3.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推动技术和产品“走出去”,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4.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财税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意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5.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要形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和技术创新成果加快转化的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和融资体系,完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
第四,发挥好知识产权在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知识产权深刻影响着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直接决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关键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比如在去年全国科技进步奖项目评审中,大概有超过1/3的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领域;再比如,我们国家专利数据库检索显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重点方向中,生物医学工程、航空产业、轨道交通、卫星应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先进环保、高效节能等领域发明专利国内占到九成以上。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1.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还大量依赖进口;2.知识产权转化率不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型机制亟待建立;3.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在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有1/3没有申请专利,有将近2/3没有申请发明专利。
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一是要加强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协调,特别要强化科技重大专项、产业重大创新工程和知识产权布局之间的联系,突出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去年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和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补充完善有关配套政策。二是要鼓励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知识产权,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水平。三是要积极研究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鼓励企业联合构筑专业联盟,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引导开发和运用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四是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支持企业主体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创新。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基础保障作用,必将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出重要贡献。谢谢大家!